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

長跑視障者身心大改造 馬拉松練毅力自信弱視女變最佳銷售員

特稿
黃雄
 
失明,令花樣年華的傅提芬(Inty)不敢求職,數年混沌呆在家中,無所事事;婦人郭瓊(Alsa)因視力驟失,脾氣變得暴燥抑鬱,與女兒關係決裂。幸好接觸長跑後兩人如鳳凰般重生,結果長期待業姑娘變成最佳銷售員(top sales),弱不禁風婦人也成為運動健將。
 
明報記者黃雄Inty 在4 歲時已有400 多度近視,後來加深至千多度,在16 歲開始患上青光眼及弱視。因視力不好,她從未做過一份長工,戴�厚厚的眼鏡令她什麼運動都不願意做。多年來她都躲在家中,無所事事,平時行動都如慢動作般遲滯。
 
跑半馬增自信激勵找工作直至2008 年,Inty 透過盲人組織接觸跑步,「最初,我連100 米都跑不到,想不到練習兩個月後便可以參加10 公里賽跑」。當09 年完成了半馬拉松後,她心想, 「這樣辛苦的運動都可以完成,為什麼不能找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一個月後她便找到美容瘦身的電話推銷工作。
 
「這份工非常大壓力,要跑數,跑target(目標)」,Inty 用跑步去減壓。想不到,長跑不單令Inty 重復自信心,連她的�心和毅力都增強了,更成為公司的top sales, 「如果沒跑步,我一定不會像今天這樣自信」。
 
視力全失變暴躁藉跑步與女兒修好
 
患上黃斑點病變的40 餘歲婦人Alsa,在99 年開始失去99%視力。在黑暗世界�,脾氣變為暴譟,經常喝罵女兒,雙方關係變差。直至Alsa 參加了盲人會的長跑練習班,情�始有180 度改變。領跑員陪同練習時,Alsa 漸打開心扉,雙方在跑步中無所不談,由賽道談到人生道路,Alsa感自己的世界不再孤獨,跟領跑員成了摯友。
 
向領跑員打開心扉成摯友
 
練習長跑時,Alsa 亦嘗過大苦頭,試過半夜雙腳疼痛驚醒,行路都一跛一跛。幸有領跑員的軟硬兼施鼓勵,自己亦想為女兒樹立一個不輕易放棄的好榜樣,堅持下去,結果只用了15 個月,便創下由開始跑步至完成長達42 公里的馬拉松壯舉。
 
下屆渣打馬拉松,Inty 與Alsa 將會聯同「看得見的希望」(Seeing is Believing)全球大使、失明的跑手尹約基(Henry Wanyoike)齊齊參與,證明視障人士殘而不廢。

視障毅行者:我也做得到

【記者鍾雅宜報道】「行山唔係健全人士�專利,即使睇唔到�,我�其實同普通人無分別。」樂施毅行者對參加者的體能要求甚高,對殘障人士更是一項挑戰,四名熱愛行山的視障人士卻無懼體力透支及墮崖之險,不惜較健全人士花多一半的時間苦練,誓言要在限時內行畢全程,他們並非為名為利,只希望身體力行,向社會證明「我也做得到!」
 
為免跌倒,領航員需以身體及語言向視障隊員發指示。(伍鎮業攝)
 
現年廿六歲、任職秘書的黃佩雯,十多歲時因視網膜脫落曾多次動手術,至今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只剩一成視力,與她同隊的企業董事吳家麟亦幾乎完全失明,二人曾參與多次長跑賽事,但參加毅行者則屬首次,他們練習時曾遇上不少困難,通宵夜行時尤其驚險,吳家麟稱,「日間仲睇到光,一到夜晚就乜都睇唔到,曾跌倒扭傷�好幾次。」幸得隊友鼓勵才重拾信心走下去。
 
郭�屬年紀最大的視障參賽者,希望在限時內完成賽事。 (伍鎮業攝)
 
全程搭膊頭前進
 
除行山鍛煉外,日常練習亦分外艱辛,黃佩雯數月來每日走十多層樓梯上班,「最初喘晒氣,依家已經唔覺辛苦。」她熱愛運動,但失明後被迫放棄,因此一有機會做運動,便格外珍惜,更將比賽借喻人生,「辛苦始終會過,之後就係光明,好似失明時如跌入谷底,但困難終可克服。」吳家麟亦全靠傷健共融的信念支撐,「好想衝破傷殘�障礙,健全人士可以做到�,我�一樣得。」
 
左右眼分別只剩下三成及五成視力的郭健,則與今年首位完成全馬拉松賽事的女視障跑手郭�同隊,郭健稱,「一直好想行,但搵唔到拍檔,今年終於夢想成真。」他行山經驗不多,於夜間練習時曾差點失足墮崖。為免出現危險,負責導航的隊員譚根榮稱,「佢�全程都要搭住我�膊頭行,亦要不斷以說話提示,練習亦較多,一般人練十二至十三次,佢�要練十七、八次。」

視障人士挑戰100公里毅行者

【本報訊】四名視障人士要證明行山不是常人專利。視力只剩3%至40%的行山「初哥」,決意參加下月樂施毅行者比賽,由西貢行去屯門,日以繼夜走過100公里崎嶇山路,扶�健全領行員的肩膀,付出比常人更多體力及意志。樂施毅行者下月19日舉行,今年再有兩隊視障人士參賽,每隊由兩名視力正常的領行員及兩名視障人士組成。
 
在盲人按摩中心擔任董事的吳家麟,十年前因視網膜脫落,右眼全失明、左眼只餘下3%視力,繼年初完成渣打馬拉松全馬賽事之後,向更高難度挑戰。另一名全馬參賽者的郭�指,毅行者最重要的是毅力,「練習周不時受傷,但都頂得住」。
 
兩隊人今年5月起集訓近20次,日間與黑夜行山,對他們來說原來分別很大。青光眼令右眼只得一半視力、左眼剩三成視力的郭健表示,一年前才開始行山,「日間仲見到�影像,一個人行都得,夜晚山上原來只睇到1%、2%,爭�行�落懸崖,最易整親係落斜,又避唔到樹根、石仔,一定要領行員」。
 
「跨過困難,就是生命」
 
只剩一成視力的黃佩雯說,他們每一步也比常人辛苦,「因為唔知樓級幾高、石頭幾大�,每提腳都要預高幾厘米,體力會用多好多」。任職文員的她堅信完成全程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跨過困難,這就是生命,辛苦總會過去,過�之後就係光明」。
 
擔任領行員的張鳳愛及譚根榮說,要不斷提點前面道路有多闊,有否障礙物,首要是盡量避免視障人士嚴重「扭柴」,預計兩隊人可於42.5小時完成賽事。

堅 見《照相盲人》

2010-10-22
U magazine
culture
L40-L41
 
兩年前趙堅堂看了一位日本失明攝影師和香港攝影師的聯展。展出相片一式兩份,其中一份用凹凸紙藝勾勒出相中景物供視障人士閱讀。阿堂閉目撫摸,當然與看到的差異很大,卻讓視障人士分享到相片。
 
於是一部關於失明人士拍照的默劇開始萌芽,阿堂做的大量資料搜集和創作是土壤、陽光與水。
 
一天,阿堂帶�兩位朋友遊街,一位伯伯以前是攝影發燒友,後來失明;一位是劇場攝影師張志偉,那天他蒙住眼。三人去北角茶餐廳,行公園,搭船。「很好玩,有路人好奇,有人討厭,因為我們一個跟一個,手搭�前面的膊頭。」阿堂做他們的盲公竹。「告訴大家前面有朵花,一朵大紅花,他們走去影。前面有棵樹,樹幹打橫伸出來,人咁高,他們上前摸,把概念放在相片�。」底片象徵看透?
 
那位重新舉起相機的伯伯,看不見二十年了,有時去旅行會為太太影一兩張相,拍甚麼就由太太指示。「那位伯伯五六十歲,看透了,沒甚麼東西想影。反而我在心光學校接觸過年輕的視障人士,他們剛學攝影,還有很多東西想拍下來。」攝影的意義是甚麼?「當然是看。剛才你們拍我,拍完立即看,不就是為了看的樂趣嗎!」是工作需要。「起碼我看得很有樂趣。」趙家最近多了一個小生命,阿堂日影夜影。「紀錄時間過去,好想兒子將來看到。他好cute,影相會扁嘴。我憑�重看的感覺,想像自己再投入當時情景,再次享受。」失明人士看不到所拍,攝影對他們的意義是甚麼?阿堂沒回答,卻說:「伯伯好想影盆景,覺得盆景好美,那天我們沒帶他去。他想影藝術品,想影打鐵,我們也不知道哪�有打鐵店。」拍新生兒一舉一動,拍下心中的美,是一種紀錄當下感受的衝動,想與人分享的熱切。
 
若記憶摒除視覺 … …
 
「後天失明人士所有記憶和對事物的理解都停留在失明前的一刻,因為他們看過。」記憶靠視覺收集?是習慣?抑或我們向來偏重視覺?記憶除了影像,還有甚麼?「先天失明人士靠聲音與氣味記事,更重要是記住當時的感覺。」阿仔出世,陪產的阿堂隔�布簾聽到呱一聲。「我回頭看大鐘,秒針移了一格,這個世界有一把新的聲音出現。開眼人會用各種元素記住一刻的感受。」接過新生兒,阿堂形容那是:「一份喜悅,輕輕的,薄頁頁、喊聲好弱雞,感覺不真實,但他一瀨屎感覺好真實。」阿堂指�訪問場地外的美女廣告牌。「開眼人馬上看到修長的腿,覺得靚,失明人希望溝通,如果可以,他們希望與對方談話,感受更多。」阿堂自編自導自演的《照相盲人》講述兩位人士,一位先天失明,一位意外失明,互不相識,同樣拿�相機,透過摸不出圖案的平面,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照相盲人》
 
日期:10月28至30日,8:00pm;10月30及31日,3:00pm 備註:10月28日場次設有視障人士粵語導賞服務,請先致電預留設備地點: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門票:$140 查詢:9238 3158
 
text/麥慰宗 photo/Nova edit/Lucas art/kayin

RoboBraille線上文件轉譯服務加入文字辨識功能

這個透過電郵轉譯英文及其他一些歐洲語言文件到點字或語音的服務現在新加入了文字辨識的功能。用戶除了可發送文字檔進行轉換以外,現在亦可傳送影像檔,系統會將之翻譯成文字並轉換成語音或點字給用者。要轉換檔案至語音可發送郵件到britspeech@robobraille.org,如要轉換文件到點字則可發送郵件到eightdot@robobraille.org
 
有關更多詳情可訪問:http://robobraille.org/rb/subpage1019.aspx

PACMate軟件更生及價格降低

Freedom Scientific公司宣佈他們的個人助理產品PACMate推出軟件更新6.5版。並價格有所降低。純語音的PACMate Omni原價是$2,395美元,新售價是$1,495美元;配有20格點子顯示的PAC Mate Omni原價$3,795美元,新售價$2,895美元;而配有40格點子顯示的PAC Mate Omni,則由原價$5,595美元減至$4,695美元。
 
新的軟件並加入了RealSpeak語音引擎、FSReader--DAISY有聲書播放軟件和即時通信軟件MunduR IM。
 

在Android系統上的兩個視障人士定位軟件

Google的Eyes-Free項目公佈了兩個在他們Android系統手機使用的衛星定位軟件。與一般衛星定位軟件不同的是這是特別為視障人士而設的。第一個名為WalkyTalky,他可當你在街上行走時告知你所路經的地址、街道名及行走方向。
 
另一個名為Intersection Explorer的軟件能讓用者在地圖上瀏覽街道。其詳細用法是:當程式啟動後會從現時身處位置開始,當然用者也可輸入地址來變更起點。在屏幕上點按程式會說出最近的街口名;然後用者在屏幕上向各方向滑動手指及迴圈,當找到下一街口電話會振動並會說出該方向的下一個街口。把手指拿開便會移到該街口並告知用者現時這個街口和之前街口的距離。
 

新一代輕觸屏幕 摸得出感覺

2010-10-12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採用的輕觸式屏幕現時大行其道,但屏幕中的虛擬鍵盤卻毫無質感,用家無法像使用傳統鍵盤,憑感受按鈕位置輕鬆打字。業界正為此研製了新一代觸感屏幕,為滑不溜手的玻璃屏營造出類似一格格沙紙的質感,模擬傳統鍵盤的手感,讓用戶憑觸覺按鍵。
 
可營造沙紙橡膠質感
 
迪士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一個科技會議上,首次公開名為「特斯拉觸感」(TeslaTouch)的輕觸式屏幕技術,當用戶觸碰到虛擬鍵盤的按鈕,就會感受到少許摩擦力。研究員哈里森(Chris Harrison)說:「鍵盤的觸感猶如一種信號或顫動。只要調校屏幕的震動頻率,還可營造出類似沙紙、橡膠或牆壁的質感。」
 
這種神奇的觸感源於TeslaTouch的3層構造,包括底層的玻璃板、夾層的透明電極,以及讓用戶觸碰的面層絕緣體。電極會製造出小型電場,在絕緣體表面營造出摩擦的觸感。若用戶點擊檔案,把其拖入文件夾,還可感受到不同檔案的「重量」(摩擦力),例如高清電影等大型檔案就會較文字檔「重」,拖入文件夾的速度亦會較慢,用戶最後還可感受到檔案是否已放入正確位置。雖然黑莓的Storm's熒幕也有類似效果,卻不能營造不同的觸感。研究員盼新技術有助觸感屏幕打入市場主流。
 
美國有線新聞網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Dark Angel幫盲人 照片變浮雕

2010/09/01
 
【聯合報╱記者曹馥年╱嘉義縣報導】
 
「因為我看得見,所以更應幫助他們。」中正大學資工所研究生彭羽軒觀察到視障同學「看」世界的渴望,研發免費視障輔助軟體「盲人照相機Dark Angel」,視障朋友只要在各國Android手機平台免費下載,就可透過手機以觸覺代替視覺「摸照片」。
 
這項軟體最近奪下「遠傳校園盃應用軟體競賽」全國菁英組亞軍。彭羽軒說,他已積極尋求合作廠商,盼研發更輕薄、低價的盲人照相機及觸摸裝置。
 
彭羽軒求學過程常有盲生同學,他深覺盲生辛苦,也發現市售盲用電腦動輒逾5、6萬元,其他電子視障輔具亦不便宜。在助理教授羅習五指導下,研發這套可應用於手機上的視障輔助程式。
 
彭羽軒說,考量手機便於攜帶,「Dark Angel」結合Google近年推出的手機系統平台「Android作業系統」,使用支援該作業系統的手機拍攝照片後,會有語音導覽指示操作。他舉例,若圖案線條簡單,盲人只要觸及線條邊緣,手機就會輕微振動,藉此感知圖案形貌。
 
若照片圖案為複雜的風景、建築、人物,就透過無線藍芽傳輸連接觸摸式浮雕面版,面板會依接收到的藍芽訊息,形成類似點字畫的效果,盲人即能觸摸感知影像。

失明人觀天「觸摸星座」

2010-10-03
東方日報
A20 港聞
 
【本報訊】望天、觀星對普通人來說只是抬頭般的易事,但天生雙目失明的阿輝就連天空的概念也沒有,他昨晚與另外四十多名失明或弱視人士透過凸字星圖及發聲星圖成功作出人生首次星際「觀摸」,認識了天鷹座及天鵝座的阿輝形容心情興奮,亦引證了失明人士也可參與常人社交活動。首屆「盲人觀星傷健營」主辦單位表示,今次參與傷健營人數較預計般高,日後將再舉辦類似活動促進傷健共融。
 
透過凸字星圖與模型,盲人觀星再非不可能。 (何天成攝)
 
製作凸字發聲星圖
 
民安隊荃灣青龍頭圓墩訓練營昨夜星空閃爍,雖然天空與以往沒有大不同,但對約四十名參加了全港首屆、亦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盲人觀星傷健營」的失明或弱視人士來說,這晚的星空別具意義。由社署工商機構義務工作推廣小組主辦、數十間機構協辦的「盲人觀星傷健營」有逾八百名傷健人士參加,除視障人士外,聽障及肢體殘障人士亦能與健全人士一同觀星。
 
逾八百名傷健人士在青龍頭探索星之奧秘。
 
香港太空館及香港天文學會分別製作了凸字星圖、發聲星圖及星座模型讓視障人士了解星為何物,他們一邊聆聽工作人員在旁講解,一邊觸摸星座模型,在微風下領略觀星之樂,補償�因身體殘障帶來的失落。
 
本身亦是弱視人士的活動籌委會主席莫儉榮稱,去年十二月盲人看日出活動加上昨晚盲人觀星傷健營的成功,證明只要樂觀、積極及進取,身體有缺陷的人也可與正常人有共同的社交活動。

諾基亞研發觸感觸摸屏

諾基亞在他們的官方博客中展示了諾基亞劍橋研究中心所研究的三項技?,它們分?是?米??感器(?米鼻子)、可伸?�子皮?(柔性�路板)和�触?反?。 br>
當中�触?反?技術完成度是最高的。他們用諾基亞N900進行修改製作了一台樣機。用者可在屏幕上移動手指感覺到各個圖示的質地。該技術是基於一種叫做electrovibration的現象,在皮膚上觸覺感受可被誤導,當你指尖在一個載有交流電壓的金屬表面上的絕緣層上滑動時便可產生觸感。交流電壓頻率越高,就有越平滑的紋理感覺。
 
為了放進觸摸屏手機,諾基亞在液晶顯示屏上放置兩個薄層:第一個是透明導體,銦錫氧化物;而第二個是透明的絕緣體,鉿氧化物。當用戶用手指觸摸屏幕時,它們有效地創建一個閉合電路。如果銦錫氧化物興奮頻率介於50和200赫茲,手指在觸摸屏上具有不同的強度,而生成紋理效果。 br>
你只會在移動手指時才會感覺到質地,而且現時由於表面只可產生一個頻率,所以只能在同一時間地感覺到一種質地。將來的目標是使多指觸摸能產生不同的感覺。 br>
更多的詳情可瀏覽New Scientist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9510-nokia-sets-its-sights-on-a-real-touchscre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