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星期四

為視障者介紹殮葬安排

資訊是視障人士所最需要的,以下兩篇報導講述相較於文娛康樂活動更進一步的服務--殮葬安排。



殘障者後事 聖雅各代勞
香港經濟日報 2009-09-21
A20 採訪手記杜正之

  「中式棺木又叫『四塊半』,上下左右四塊木,前後板加埋當半塊。」對於正常人,棺木是何形狀毋須解釋,但對視障人士而言,則需要巨細無遺地講解,甚至親身觸摸,方能對一己身後事有更多掌握。

  40歲的啟德,10多年前因基因病變失明,與同為視障人士的妻子相依為命︰「我們怕遺傳,不敢生孩子。」膝下猶虛,家人又非能時刻陪伴在側,啟德曾為後事感到疑慮。

社工帶參觀骨灰花園

  在社工帶領下,啟德親身「感受」了後事的安排,包括手撫棺木,到骨灰花園「參觀」︰「我回去會跟太太說,骨灰花園感覺很好,百年歸老後希望在此。」

  帶領啟德和一班視障人士參觀的聖雅各福群會社工岑智榮稱,視障和其他殘疾或智障人士等缺乏家庭支援,社交圈子又窄,對身後事無能為力。

  為協助他們,該會更將本為長者而設的「後顧無憂」規劃服務,即讓無依長者生前交帶身後事、由社工跟進的服務,擴展至殘疾人士,至今已有20人報名。



視障人士考察墳場「預視」身後事
明報 2009-09-21
A27 MP+社會

無親無故的長者擔心「身後事」無人打理,患有視障、甚至失明的長者就更不知所措。年屆66 歲的陳木和完全失明,獨居的他曾對自己的身後事大感憂心,但聽過有關不同葬禮形式的介紹,又實地到過墳場、骨灰紀念花園、殮葬公司「參觀」後,現在他已大為放心。


接觸葬禮用品態度熱心

陳木和7 年前視力開始變模糊,輾轉發現自己患有先天的基因毛病,至今已完全失明。日前他與18 名視障人士,參與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舉辦的「旅行團」,遊訪本港各處的墳場、骨灰紀念花園等,親身感受墳場氣氛,親手觸摸棺材、壽衣和骨灰龕等,不少視障人士首次接觸葬禮地方及物品,反應似乎也甚為熱心。

40 歲的李啟德與同是完全失明的太太同住,兩人未有子女,他日前在參觀「身後事」安排時,顯得十分好奇,不時向工作人員發問。他說,以往從未想過如何處理身後事,接觸後知悉自己可在生前自選葬禮形式,才放下心頭大石,如今不時與太太討論葬禮安排。

聖雅各福群會的「後顧無憂」規劃服務於2004 年9 月創辦,專為長者、長期或末期病患者、護老者和喪親家屬,按他們生前的意願規劃「身後事」、印製委託證,義工亦會定期電話慰問和探訪參加計劃的人。


殘障者生活圈子窄資訊少

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社工岑智榮說,不少殘障人士表示他們也需要「後顧無憂」規劃服務,例如視障人士難覓配偶,有配偶的亦不敢生兒育女,怕子女遺傳到視力問題,而且他們的生活圈子狹窄,接收資訊有限,對自己的身後事大感憂慮,甚至會「放軟手腳」任政府處理;不少智障人士家長則擔心自己比子女早離世,子女的身後事會無人打理,因此下一步會邀請智障人士的家長參觀。

服務查詢:283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