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明報
A14 港聞 特稿
梁偉健
明報
A14 港聞 特稿
梁偉健
他來自南非白人家庭,自幼失聰;他現年68 歲,在38 歲時已預知自己會逐漸失去視覺,現時已完全失明——他叫陳民安(C. Axelrod),是全球唯一一名失去視覺聽覺的視聽障神父。陳民安坦言亦有失落及低沉時候,但認為最重要是要「信」,對於輕易了結生命的人,神父嘆道: 「自殺是好自私的行為!」明報記者梁偉健
陳民安神父一出世便有嚴重聽障,9 歲才懂得說話,但靠個人毅力,學懂15 種語言和手語,及擁有多個大學學位。在導譯員協助下,神父用特別為視聽障而設的觸感手語回答問題時,亦能輔以簡單的廣東話回應。
學會15 種語言手語
一般人學一種語言已夠困難,在聽障下如何學不同語言?陳神父笑言: 「多看書、多問人、緊記老師教的發音。」憑�意志,他學懂了多個語言,亦為其日後發展不同國家的觸感手語做好準備工夫。
自幼失聰未有太大影響
陳神父,但在1980 年的一個清晨,陳民安從樓梯不慎跌下來,之後抬頭看窗,眼前本是熟悉的環境變得黑暗。醫生證實神父患了尤塞氏綜合症(Usher's Syndrome),即出生時聽覺嚴重受損,接�視網膜色素變性會導致視力逐步減退。
也曾痛苦焦慮
陳神父說: 「醫生說我會在20 年之內失明,這是我最低落時刻,亦有問天主為何這樣做。」2001 年,他完全失明。他說: 「若只是失聰,我仍可堅持不依靠其他人,爭取獨立生活;但當知道視力會逐步失去,我明白在這場自我爭鬥下,會最終失敗,生活上將要面對更多困難,而這困難是無休止的,更會隨�我一生而存在。」
當時陳神父非常痛苦及焦慮,但在焦慮過後,他便要為失去視力做準備。他在視聽障協會學習盲人點字、學習如何用手杖,希望在視覺聽覺全失時,仍可以有一定獨立生存能力。
每年來港可獨自搭飛機
陳神父本身是香港盲人輔導會的視聽障復康計劃榮譽顧問,每年來港兩次。他可以獨自乘搭飛機來港;透過失明人士專用電腦,他更可以發放電郵、上網,甚至用msn 與人溝通。
作為全球唯一一名視聽障神父,他為不同地區的視聽障人士服務,同時發展不同地區的觸感手語。他說,由於廣東話與英文不同,缺乏字母拼音,故最難學,而香港的觸感手語亦要特別設計。問陳神父在這68 年來是失多還是得多,他強調沒有計算任何得失,只憑�「信」去迎接上天安排的一切。他本已是一個可以鼓勵任何人的見證。
「自殺是很自私的行為」
有一次,陳民安到一間學校做見證,一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問他有沒有想過自殺,神父斬釘截鐵答: 「沒有。」他強調「自殺是很自私的行為,自殺後反而會失去服務他人及關心他人的機會」,這亦是陳民安一生的信念。
港視聽障者料逾300
2010-06-01
明報
A14 港聞
本港暫時未有正式的視聽障人數統計。香港盲人輔導會院舍服務科總監梅小萍說,根據勞工及福利局的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的資料顯示,本港有153 名有登記的視聽障人士,但該會估計應超過300 人。
梅小萍解釋,除像陳民安神父因病導致視聽障外,亦有部分聽障或視障人士,因年老關係導致視聽障,而且有部分人是隱蔽者,故估計本港視聽障人士最少超過300。
求診報警靠導譯員協助
由於失去視力及聽覺,故視聽障者面對的困難更多。他們主要靠導譯員利用觸感手語作為翻譯及協助解決生活問題,梅小萍指出,視聽障人士有機會到醫院求診、上法庭、到警署報警求助,若沒有導譯員,他們根本難與醫生、警員溝通。
香港盲人輔導會將會推出香港觸感手語第二版,當中會有更多詞彙及句子。該會1999 年已開始「觸感手語先導計劃」,現時亦構思新觸感手語訓練課程,並會分不同級別,參加者除要學觸感手語外,亦要學習如何照顧視聽障人士。查詢電話2778 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