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突破中三止步宿命 排除萬難求學 失明教授闖牛津創無數「第一」

星島日報 2009-03-09
F02 大學版

路是人行出來的,即使對自小失明的香港大學物理系教授馮漢源(下圖)來說,前路是否平坦也看不見,只能用心逐步摸出來,但勇敢和永不言敗的精神,成就無數個「第一」:第一個在香港衝破「中三止步」的失明學生、第一個英國牛津大學失明理科生、第一個牛津失明物理學博士、第一個本港大學失明教授……他以自身經歷告訴學生,縱然需披荊斬棘,但總可闖出大路來。

至六年級喪失視力

加入港大近四分一個世紀,馮漢源專門研究半導體物理,卻是一位不一樣的教授,「初小時看黑板看得不清楚,醫生以為我近視,後來情況愈加嚴重,要用放大鏡看東西,成績一直包尾,唯一數學科一百分,直至六年級就一無所有(視力)了。

後來他升讀心光盲人學校,憑着心光高材生的身分,中三畢業後順利獲得盲人最高職位———接綫生,但他不甘心只讀至中三,邊做邊找升學出路,又自修英國普通教育文憑試(GCE)課程,最終考六科非A則B,成功獲獎學金赴英國的盲人學校升學。

經過一年努力,他在校長鼓勵下報讀牛津,「機會是挑戰的開始,因為牛津未試過收盲人讀理科,大學完全無凸字書,實驗室又無設施,所以他們考慮了很久。」信心成就機會,牛津破例取錄,困難接踵而來。

看不到課本?他在報告板張貼告示,召募義工朗讀課文錄音,再自製凸字書。做不到實驗?技術員把儀器的接觸點放大。用不到計算機?牛津索性去信生產商,度身訂造首部發聲計算機。在他眼中,幾乎沒有事是因失明而辦不到的,四年後,他成功締造了牛津歷史,獲一級榮譽畢業,順利升讀博士,並當上助理教授。

寄語青年艱苦努力

直至八三年,馮漢源加入港大,學生最初對這名失明教授都嘖嘖稱奇,但很快便認為他與一般教授無異。其實馮漢源背後付出極多心血,「我會早一點備課,先用凸字起草圖,再掏腰包請人畫在膠片上給學生看」。

面對人生高低起伏,他寄語年輕人兩個成功秘訣:訂下目標、艱苦努力。「人生難免有打擊,但不要緊,正如我做很多事都無先例。」他豁達地說。

記者陳念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