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一同起步

am730 2009-04-03
M45 小歇 730視角 By 鄺頌安

中場球員、功夫小子、電台監製、校刊編輯……能擔上述崗位,不足為奇。但若曉得他們均為視障人士,媒體又會否「另眼相看」,將他們塑造為超人呢?不錯,四位視障青年分別肩負了文首提及的不同崗位,他們均為本屆「李朱淑鈞教育基金」的得獎者。此基金乃由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撥款成立,藉以鼓勵成績優異的視障學生。

每有類似的頒獎禮,「另眼相看」的疑惑總不禁閃過腦海,皆因類似的報道手法反映了,我們尚未徹底認識視障人士的能力。誠然,學業興趣兩得意,已非易事,欲獲此佳績,視障人士所需付上的也通常較他人為多。只是,對獲獎者而言,有此佳績卻可能輕鬆平常。判斷和行動均受認知所影響,故對視障人士認識的偏差實屬共融的一大障礙。對此,融合教育便扮演了積極的角色。融合教育就是在一般學校內,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設施、支援和氣氛,以致各人均能輕鬆愉快地學習。而融合教育的好處則不止於上述四人的成就,更貴乎學習過程的一點一滴。若非持續一起用膳,同學或許只會替視障朋友把飯盒放進收集箱,而不懂協助他自行處理。若不曾共同編製校刊,同學或許不能相信,透過錄音器材或發聲電腦,視障朋友也能當上記者。只有這樣,需吃飯、有理想、好耍樂的立體形象,方能留在我們心中。不然,我們永遠只是那些參與公眾教育講座的小學生,重複發問那些「會不會洗澡」、「懂不懂穿衣」等問題。這又豈能達至共融呢?

毋庸置疑,校園總比辦公室簡單,同學總較同事率真,讓彼此在求學期間學習相處,實屬最佳良機。盼望政府、學校和視障人士機構均能就此各盡所能,好教視障學生的成長更健康,也讓社會變得更和諧。


鄺頌安

大學畢業,視障人士。曾創作小說、錄像及廣播劇。

電郵:jcok301103@yahoo.com.hk「730視角」逢星期一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