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星期五

通識設計打造無障礙城市

2011-01-05

香港經濟日報

C06-07

醫健營 醫健營

周美好

 

對於健全人士來說,殘疾人士的生活障礙,有時候確是難以想像,乘車、幾級樓梯、道路工程,都可為他們帶來種種桎梏。

 

平等機會委員會轄下的無障礙工作小組,於 11 月中向發展局提交「無障礙城市」的建議書,要求制定政策及為香港成為無障礙城市擬訂時間表。

 

一直以為環境因素是發展無障礙城市的最大難題?聽罷他們的心聲,人為的觀念才是主因。

 

視障人士信息障礙甚於環境障礙

 

因視網膜退化病變的李健,在 8、9 年前開始已完全失明,他最怕是任何改動 —— 無論是巴士改道、修路工程,這些及時的信息接收,對視障人士來說最有困難。他說:「香港人大多好熱心,可以向他們詢問,但去到一些幽靜的地方,沒人經過,欲問無從。現在的建築群都很複雜,設計到好似一個大觀園,有些商場行十次都記不住,教我們的引路導師都說:『無得救』,不如過往的建築規劃,都是一條大街、兩旁都是商舖般簡單。」

 

有次,他和其他視障人士向有關部門提議在商場扶手梯加裝聲音,增加安全性,一如港鐵的設計,回覆竟是「不建議視障人士搭扶手梯」。「你要我們用樓梯,有時商場的樓梯更隱閉。很多時我們面對的障礙是來自人的觀念,而不是現實狀況做不到。」

 

意外與麻煩

 

乘搭交通工具,李健基本上已熟習,但偶爾仍會遇上意外和麻煩。「有次在大圍站,那�沒有幕門,加上下雨令月台濕滑,煞唔到掣跌落月台,幸好無車經過。」而最尷尬一次,要數最近在美孚站發生:「我由西鐵美孚站轉乘地鐵,以手杖沿引路徑前行,不小心『掃』到一個人的腳�,對方沒出聲,以為無事照行。過了一會,突然有個女人行近對我說:『你咩事呀,做乜『掃』我?』我忙賠不是,說我看不到東西,她說:『我跟住你,見你懂得落扶手梯、行動自如,重叻過我、快過我,你說你睇唔到,信唔信我報警!』」李健沒半點慌張,拿出自己的手機,叫她報警,不要在這�吵,有失身份。說�說�,對方沒半點聲音,不知何時已逃之夭夭。

 

要建設無障礙城市,他寄望政府能採取主動,例如導師教視障人士外出,要在馬路旁慢行,聽�汽車聲的往來方向便可,毋須用到引路徑,但近年引入的電動車行車時十分寧靜,對視障者存在危機,「我們就此向政府反映,獲回覆是外國都未有這些先例,目前難有對策。」事實上,最近美國的數字顯示,電動車在泊車、轉彎、開車時令視障人士發生意外高出一倍有多,聯合國要訂定標準,盡早防患未然,才是遏止意外的上策。

 

「無障礙」其實不應只�眼於環境或某一類人士身上,李健說:「現在要求的是『通識設計』,意謂做出來的東西、設施,是任何人士界別都用得到,才是真正的無障礙。」

 

先進儀器 讀出巴士號數

 

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會長曾建平表示,視障人士遇到生活上最大的障礙,其實是信息障礙,人類吸收信息,80% 來自視覺,可以想像他們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上都面對重重困難,「如果在提供信息方面有補救的措施和辦法,肯定能把障礙降低,當然百分之一百無障礙是理想,但至少我們能如一般市民一樣,在社區上正常生活。」

 

乘搭交通工具最麻煩是巴士,他說視障團體已和巴士公司反映了逾 10 年,「講到牙血都出埋」,仍漠視了這群顧客,「巴士號數、往哪個目的地我們看不到。5 年前,有一個在香港舉行有關無障礙的研討會,某巴士公司的高層亦有列席,在會中我提出視障人士乘巴士的上述困難,又怎能使用你們的巴士服務呢?對方說:『好簡單�,有兩個方法:一、你問旁邊候車的乘客;二、你可以問車長是幾號車。』」由於回應荒謬,於是曾建平便說:「你這些就算是無障礙車隊?」現在部分視障人士乘車,會舉起所乘車號的牌子,這方法其實有損尊嚴,但也無可奈何。

 

視障人士乘巴士無計可施?絕對不是,歐美國家甚至鄰近的廣州,前者可使用紅外�接收器或衛星定位,後者拿�一個如鎖匙扣的小工具,當巴士駛近時,儀器可讀出巴士號數。「香港咁先進的國際城市,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發展須具視野與前瞻

 

不過公平些有彈亦有讚,曾建平說道路設施如近年的發聲交通燈,作為香港人的他也很自豪,令視障人士過馬路安全又便利。又例如房屋署,在通道改善措施中下了不少工夫,更與視障人士有定期的溝通會議。

 

私人機構方面,他大讚蘋果推出的 iPad 和 iPhone,設有 Voice Out 的功能,按鍵時能清楚發聲指示,並支援多種語言,考慮了視障人士的需要。

 

要打造無障礙城市,他說要具有前瞻性。以歐美國家為例,已廣泛使用的 Talking Signs(發聲路標),這部接收器外形猶如一部手提電話,靠周遭的發射器,告知視障人士附近有馬路、商店、銀行等,有這系統,更勝過加建引路徑和摸讀地圖。「現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已有現成產品,但要由政府做起,因為要有基本城市結構配套和網絡才可成事。」

 

我們可以做的是……

 

別以為健全人士在「無障礙城市」中沒有角色,主動告知視障人士巴士到站、替他們按升降機樓層(尤其是輕觸式按鍵,沒有凸字他們最感困難)、不把行李擺放輪椅位置、先讓殘疾人士乘搭升降機等,這些對我們而言是舉手之勞,在他們來說,卻是大幫忙。

 

...................

 

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Info

 

幫助視網膜病變患者及家人認識疾病本質、鼓勵病人融入社會、提供科學研究和治療的信息等。

 

網址:www.retina.org.hk

 

電話:2708 9363

 

﹏﹏﹏﹏﹏﹏﹏﹏﹏﹏﹏﹏﹏﹏﹏﹏

 

給傷殘人士一條平坦路

 

幾級樓梯,一般人輕易跨過,對傷殘人士而言,可能猶如高山一樣難以踰越。

 

自強協會執委葉健強說起社會上的「有障礙」情況,實在多的是:「不方便很多呀,好像街上的行人路、路壆,建築上無標準,或高或低有,凹凸不平也有,斜路又不多,我們坐輪椅的,3 吋以上的石級已經無法通行。」他說一些行人天橋,一條筆直的斜路幾十米長,中途沒有平路,對輪椅人士和推輪椅的照顧者來說,既辛苦也有一定危險性。

 

一些舊式天橋雖逐漸在旁邊加建升降機或輪椅升降台,對傷殘人士是好消息,但未臻完善。以輪椅升降台為例,傷殘人士可到特定機構﹙如傷殘青年協會﹚購買鎖匙來開啟,但扭動鎖匙要用力,對手部有缺陷的患者未必能應付,得物無所用。

 

不愉快的經歷

 

有一次葉健強和朋友在九龍灣港鐵經天橋去牛頭角下�吃晚飯,因有數級樓梯而設有輪椅升降台,因他當時身上沒有鎖匙,透過對講機請人來幫助,但久久沒有人到來。向港鐵站職員反映,對方叫他自行去買,最近可以買到的地方在樂富,而且時為晚上八時,機構已經關門。再與站長交涉,葉健強告訴他黃大仙站有匙鎖,於是他的朋友與港鐵職員一同前往,取後再折返九龍灣站。待找到鎖匙再啟動輪椅升降台,已花了個多小時,只為走過那幾級樓梯!

 

私人地方的障礙更多,又重又巨大、往外拉的玻璃門,他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拉得開,更多時的問題是,玻璃門後又有一道防煙門,令他們進退兩難。

 

他們到街上買東西、吃飯也常遇到難題,若是街舖兼設有斜台,尚可入內,如門前建有幾級樓梯,便只能望門興歎。難得有食肆有足夠空間讓輪椅通過,但若餐桌設計得又窄又矮,輪椅無法接近或被餐桌壓�隻腿,也難以進食。「在外國地舖鋪設斜路好簡單,自動門花費亦不太高,對殘疾人士卻是極之重要。」

 

廁所、乘車配套不足

 

人有三急,找合適的洗手間也不容易,葉健強指出一些洗手間空間不足,推輪椅難以進入,一些就算空間夠大,但與傷殘人士同行的照顧者並非同性,也未必能幫上忙。另有一些洗手間的扶手設施欠奉或日久失修,都令他們上廁所造成困難。此外,傷殘廁所被人霸佔和上了鎖的情況更是司空見慣。「殘廁上了鎖叫人開好麻煩,找保安員開,他未必有鎖匙,又要找第二個,有時都擾攘好耐。」

 

以為巴士、鐵路有低地台、輪椅位,情況會稍好,其實並不然。「乘車是我們的一大問題,以巴士為例,部分巴士公司設有低地台的巴士極少,就算有,班次編排上亦時有改變。打熱�到巴士公司查詢,有些路�當天一整天,可以無一架低地台巴士行駛。」鐵路雖設有輪椅升降台或輔助車,但與一些出口相隔太遠,對輪椅人士也造成不便。

 

「其實傷餞人士都不愛使用輪椅升降台,部分用頭來控制輪椅,手部無法活動自如,也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時輪椅降台在使用中途停頓,人在上面,人來人往好奇張望,令當時人尷尬萬分。」他直言這些不足的配套,會減少他們外出的意慾。

 

他們是這樣看電影的……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的權利,亦包括娛樂,曾建平說在外國好些電影已有「口述影像」,加強了聲音的信息,以描述畫面中的各樣細節,猶如有「專人解畫」一樣,讓視障人士也可欣賞電影,最近在香港推出的《唐山大地震》DVD 也有此功能。外國有戲院設有此服務,視障人士戴上耳機,便可同樣安坐戲院,享受電影的樂趣。

 

至於輪椅人士看電影,葉健強說輪椅位一定在最前最側的角落,這些都是沒有人會買票的位置,觀看時挺辛苦;而且都是單獨位,要與同行的健全朋友分開坐,他最希望戲院能更改現有設計,令傷健共融。

 

...................

 

自強協會Info

 

是由一班社工、醫生、律師及工傷工友組成的非牟利互助團體,於 1999 年成立,主要為因工傷或意外事故而引致嚴重傷殘之人士及其家屬提供諮詢和支援服務,讓他們重投社區,發揮殘而不廢、自強不息及助人自助的精神。

 

網址:www.1stephk.org/intro.html

 

電話:3165 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