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AccessApps輔助軟件集合

AccessApps網站是由Scottish JISC Regional Support Centres和JISC TechDis共同建設,在網站中集中提供了超過50個的開放原代碼或免費輔助技術及學習軟件。這些都是綠色軟件,適合儲存在USB記憶棒中執行。軟件的分類有辦公、行事計劃、輔助閱讀及書寫、視覺輔助、瀏覽器、鍵盤及滑鼠輔助、多媒體等。提供的軟件包括OpenOffice、VLC Player、FireFox、WebIE、Audacity、Sonar滑鼠游標標示等。有關

詳情請訪問以下網站:
http://www.rsc-ne-scotland.ac.uk/accessapps/index.php

失明女生志入大學譜出美麗人生

星島日報 2008-11-19
F01 星島教育

失明人士的前路較常人難走,但自小失明的應屆高考生冼頌恩,卻自願走進艱辛滿途的主流學校之路。她在心光學校完成中一後,毅然轉校至中西區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邊聽書一邊自製點字筆記,克服學習困難,去年更順利升讀預科,昨獲頒最佳融合教育學生獎。身為鋼琴高手的小妮子,更矢志考入中文大學音樂系,希望譜出不一樣的失明人生。

蜆殼公司及港島青年商會昨頒發「傑出弱能學童獎」、「最佳進步獎」及「最佳融合教育學生獎」,給予三十名傑出學生。其中獲頒「最佳融合教育學生獎」的冼頌恩,出生時因早產,留在氧氣箱的時間太長而導致視網膜脫落,未外出看過這個彩色世界已失明。

轉主流校重讀中一

天性樂觀的她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培養出好勝的性格,「心光學校只能讀到中三,但我想考入大學,所以決定轉到主流學校讀書」。由於心光的程度不及主流學校,她唯有在聖士提反女中重讀中一,最初英文及數學科均「肥佬」,但她沒有灰心。

為了克服失明人士的學習困難,頌恩須提早託人把筆記轉譯為點字,又會攜帶點字機上課,一邊聽書一邊打筆記。她有時亦會與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同學們都會耐心地向她讀出課文。努力學習終得到回報,修讀文科的她於去年會考考獲十三分,順利升讀預科。

面對高考的挑戰,她顯得信心十足,十八歲已考獲鋼琴八級的她表示,希望入讀中大音樂系,「平時我要靠摸點字樂譜,或者別人示範,才能把音符和旋律牢記彈出來」。失明人士凡事均較一般人付出雙倍努力,頌恩卻不以為意,「我也沒有數要付出多幾多倍,只是全力以付,力求進步已經很開心」。

記者陳念慈

推無障礙網站 新創建奪四獎

香港經濟日報 2008-11-17
A15 採訪手記 By 杜正之

  一年到晚往往有不少頒獎典禮,特別是年底最旺場,諸如十大金曲等;財金圈亦很熱鬧,幾近天天都有頒獎盛事,新近的有新創建(00659)更加四喜臨門。

  事關旗下網站(www.nws.com.hk)獲互聯網協會頒發「無障礙優異網站-卓越獎」,以表揚集團創建無障礙網站,讓所有人也可瀏覽網上資訊。

助視障人士瀏覽

  現今科技發達,不少市民變為網中人,新創建亦適時透過網站發放重要資訊,如資料更新等,以維持公司透明度;今年更全面改革網站,以簡潔版面提供全面的企業資訊,又有純文字、英文、繁體及簡體中文版本,予視障人士能無障礙瀏覽網站。

  而屬下的城巴新巴全新網站(www.nwst.com.hk)則榮獲「無障礙優異網站獎-金獎」;同系的富城物業管理網頁(www.urban.com.hk)也獲頒「無障礙優異網站大獎-卓越獎」;其專為客戶而設的「富城網TM」屬下52個物業網站亦獲頒銀獎。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NVDA支援點字顯示

開放原代碼的免費讀屏軟件NVDA現在已開始能支援英、法、德文等的點字顯示,中文點字的支援相信亦指日可待。

如要在NVDA使用點字顯示,首先需要到http://www.nvda-project.org/wiki/Snapshots下載NVDA最新的開發版。如果是使用PAC Mate或Focus點字顯示器的用者,只要到NVDA的偏好設定 > Braille Setting中選擇使用適合的點字顯示器即可。如果使用其他的設備,則需要額外安裝BRLTTY並根據說明進行設定。BRLTTY安裝包可以在以網址取得:http://www.nvda-project.org/brltty/brltty_3.10-2_setup.exe

盲俠的啟示

頭條日報 2008-10-23 P12 港聞 幸福摩天輪 By 潘麗瓊

金融海嘯下,壞消息如巨浪滔天。但每當我感到悲觀,總會想起他,一想起他,人生再艱苦也充滿了希望。他的名字叫馮漢源。

馮漢源是牛津歷史上第一個失明的物理學Ph.D,現任港大物理系教授。我偶然之下登門採訪,他拼搏之路是一齣難以致信的傳奇。他生於貧窮之家,家有十兄弟,他為長子,七歲起便患上遺傳病而導致失明,卻被政府誤診為近視。但戴上眼鏡看黑板依然糢糊一片,成績奇差,復遭同學欺凌。生性倔強的他卻以拳頭還擊,在老師眼中被視為壞學生。直至五年級,一位細心的好老師懷疑他不是近視,帶他驗眼才發現他是近乎盲的!自此轉入心光盲人學校從ABC學起,他也像一列高速火車,到中三時已榮升為高材生,獲盲人最高的職位———接線生。唯獨他夢想一直讀下去,向政府部門申請,換來三個字「發神經!」他沒有氣餒,日間做接線生儲錢,夜裏靠圖書館借來英國GCE的盲人課本自修。健全人讀一小時,他要讀三小時,給他考得好成績,以積蓄赴英到特殊學校讀預科。

他破釜沉舟地苦讀,考上牛津並獲獎學金,他鍾情物理,到處叩門,只有一所學院肯給他三個月試讀期,但缺盲人課本,要貴客自理。他以非凡的魄力組織起牛津的義工學生幫他讀課本,自製點字書。完成了才挑燈夜讀。有同學嫌麻煩不與他做實驗拍檔,幸而亦有一同學義告奮勇和他拍檔。四年後,不僅馮漢源締造了牛津歷史,獲一級榮譽畢業,連這位善心同學也受馮薰陶,獲同等優異成績。

我問馮漢源,是甚麼令他有披荊斬棘的毅力?他說,打從一開始,他便預計了困難的存在,準備好迎戰。他的辦公室一絲不苟,他直言,自己是盲的,物件放整齊才可一找便找到。我試過拿地球儀考他地理,例如直布羅陀在哪裏?他不用想便點出來。

他笑着解釋,一切學問,只要你多用它,它漸漸便屬於你了。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英國亞馬遜網上商店推出聲音描述DVD的分類

amazon.co.uk在其DVD產品頁中新加入了聲音描述DVD的搜尋條件,瀏覽者只要在Search by format中選擇DVD's with audio description便能搜尋到他們有售的聲音描述DVD了。現時屬於此分類的產品約有三百個。

廣東話語音發聲報時器

創念資源公司推出廣東話語音發聲報時器適合長者及視障人士使用,隨時一按獲知時間。兩種正點報時模式,響鬧功能和溫度報讀。
產品詳細資料:- 設計精美輕巧- 一按廣東話語音發聲報時和溫度- 兩種正點報時模式- 鬧鈴時間設定- 四種鬧鈴鈴聲選擇- 全語音操作導引- 採用兩粒標準 AAA 電池- 量度:約 9 厘米長、6 厘米深及 2 厘米高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為盲人服務:有聲雜志《聲音裏的世界》山西誕生

2008年10月20日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10月20日電(記者彭洋)由山西省圖書館和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共同創辦的有聲雜志《聲音裏的世界》于日前正式向社會推出。

《聲音裏的世界》每月在山西省圖書館網站(http://lib.sx.cn)上定期發布。該雜志以聲音為媒介、互聯網為載體,是一份被朗讀出來的雜志,免費提供給盲人下載欣賞。雜志內容設置了“趣聞”“感悟”“人物”“幽默”“百科探秘”“娛樂”等欄目,匯聚國內許多優秀圖書和期刊的精華,盲人既能在這些欄目中聽到新聞和故事,同時還能享受到電影電視小品的錄音剪輯。此外,該雜志還設置了許多專門服務于盲人群體的欄目,如在“盲人學英語”“盲人電腦專家”等欄目中,盲人可以通過聲音學習更多的實用知識。

據介紹,中國是現在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約有1233萬,佔全世界盲人的18%。據統計,2006年全國出版9468種的期刊中,但除了《盲人月刊》外,只有《小說月刊》《讀者》《大眾醫學》等幾種刊物開辟了盲文版,而且制作成本都比較高,讀者群體小。《聲音裏的世界》相比于傳統文本讀物具有便于接受,傳播面廣的優勢。

廣東首次推出盲文地圖

明報 兩岸 2008-10-20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最近推出廣東首張盲文地圖,將實現盲人和視弱人士用手「看」世界的夢想。《廣東省地圖》(盲文版)以測繪成果為載體,展現了廣東省城鎮分布、道路交通、行政區劃、河流山脈等自然和經濟社會面貌。製作盲文地圖難度很高,單篆刻小圓點就有數萬個,這些小圓點其實就是盲文,六個小圓點排成兩列三行,通過圓點變化組成漢語拼音字母,盲人進行理解,就知道城市名、路名等。還用特別的符號把河流、山峰等地形刻畫出來,盲人對全省的地理環境也就「一摸了然」。由於製作成本高,一份盲文地圖定價達185元,很多盲人表示很需要這份地圖,但暫時買不起。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現場捐贈了第一批500份盲文地圖給廣東內盲人集中學習、就業的單位使用。(中新社)

滬推出為殘疾人免費送書上門服務

《出版之門》據上海《解放日報》2008-10-13消息報道:近日召開的上海市中心圖書館殘疾讀者服務經驗交流會透,經過6年的探索與實踐,一個專為殘疾人免費送書服務的網絡在申城逐步形成,並形成了長效服務的機制。這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屬創新之舉。

據報道,這項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率先推出的創新服務由上海圖書館、上海市殘聯和上海市郵政局共同推進實施。從2002年起始於上海圖書館的“視障讀者免費郵寄外借”服務以三個發展階段逐步推進:第一階段是在黃浦、盧灣、徐匯三個區進行試點,為三個區的26位視障讀者提供服務。第二階段將服務的範圍擴大到中心城區的各個區,並在徐匯、普陀、虹口和浦東設立了四個服務分中心。第三階段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郊區,包括崇明縣,從而形成了覆蓋全市城鄉的送書上門服務網,滿足了衆多出行不便,但又渴望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殘障人士的文化知識需求。6年的時間中,該項服務製作送書上門的專用郵遞包,形成送書上門的志願者隊伍,採用熱線電話預約的免費送書方式,對肢殘讀者採取個體結對與集體外借服務的便民模式。從最初的26名特殊服務對象,發展到了今天的600名;“視障讀者免費郵寄外借”共為近5000人次提供服務,借閱盲文音像圖書文獻近17000冊(盒)。